2024年9月13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承辦的“2024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在雄安新區召開。綠城管理憑借在代建領域的優異表現,榮膺“2024中國房地產代建領先品牌”、“2024中國房地產政府代建領先品牌”等殊榮,綠城濱江·江門潮聞東方項目榮獲“2024中國房地產代建項目領先品牌”。
業績逆勢穩定增長
盈利水平保持高位
房地產行業依舊處于深度調整期,企業都在尋求突圍之道。代建作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和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日益受到青睞,行業競爭也不斷加劇,疊加服務行業特性影響,代建新簽約增速普遍放緩,2024上半年行業新簽約面積同比小幅下滑。
在嚴苛的環境下,作為代建第一股,綠城管理2024上半年新簽約面積1746萬平方米,同比逆勢增長1.1%,在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4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代建企業排行榜》中新簽約規模位列第一,行業市占率連續保持在20%以上,且同比有所增長,穩居行業領先地位。新拓業務量再疊加往期積累,綠城管理合約項目總建筑面積1.2280億平方米,深化全國布局。
△數據來源:綠城管理中報,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綠城管理在財務表現上也表現優異,營業收入、毛利潤、歸屬母公司利潤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憑借輕資產優勢,綠城管理可以在市場變革期間依舊體現出更強的韌性,盈利能力不僅優于房地產企業和物業企業凈利潤率,依靠強大的品牌能力和專業能力也高于代建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
△2017-2023年代建企業、房地產企業
和物業企業凈利潤率情況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綠城管理保持高水準盈利的同時,也在不斷修煉內功,積極提升經營管理能力,2024上半年管理費用同比下降7.7%至2.12億元,占整體收入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14.8%降至12.7%,降本增效方面成效顯著。
優化客戶結構強優勢
緊握行業機會謀長遠
綠城管理在輕資產領域的長期深耕,且長期保持行業前列,得益于其隨勢而變的眼光。綠城管理積極擁抱政策及行業變化,因勢調整業務模式,持續優化客戶結構,聚焦政府、國有企業、地方城投的代建合作,為后續發展帶來更安全的保障,并在金融機構上持續發力,打開代建需求新風口。綠城管理2024上半年新拓代建項目中,政府、國有企業委托方及金融機構的占比達70.5%。
政府代建業務不僅是綠城管理的底倉基石,也擁有巨大的發展機會。無論近期二十屆三中全會中提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還是2023年底提及的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及“平急兩用”三大工程,都表明政府主導加代建的模式未來潛力巨大。面對機遇,綠城管理的政府代建產品類型也在升級,走向內涵更加豐富的政府服務,發展住宅、產業園區、公租房、人才公寓、共有產權房、未來社區、市政配套等的多元業務,并持續探索新的賽道,來滿足不斷演變的需求,例如在2024年6月成功競標杭州轉塘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綠城管理在政府代建領域持續發力,穩步推進全國化布局,2024年新拓山東、廣東兩大市場,持續為更多的居民兌現美好生活,截止2024年上半年政府代建累計交付面積達5650萬㎡,現正為近23萬戶原住民打造夢想家園。
△綠城管理政府代建部分項目展示
近兩年,央國企和城投成為土地市場中堅力量,較大規模土地儲備及較低的開工率現狀下需要借助于更有開發經驗和管理能力的代建企業來共同建設。綠城管理在專業化管理能力和突出的品牌效應的優勢下,成為國有企業優先選擇的代建單位,2024年5月成功競標杭州運河集團發布的運河新城單元GS1001-05地塊、GS1002-11地塊開發全過程委托管理服務項目,夯實杭州大本營市場,也進一步彰顯出獨特優勢。
△綠城管理國企業務部分項目展示
紓困保交樓業務是當前代建的機會點,與經濟和民生強關聯,特別是后者在8月23日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倪虹部長強調住房的“民生性”,政府有強烈的意愿推動完成。綠城管理持續介入保交樓業務,通過信用賦能、品牌煥新、產業鏈重整等多種方式,助力遇困項目激活銷售,其中首批紓困項目(江陰澄江明月和廣州陽光半島)已經迎來交付。
△綠城管理紓困業務部分項目展示
精準定位夯實根基
精研產品助力營銷
商品房銷售困難是當前市場所有房企都無法避免的痛點,綠城管理2024上半年合同銷售金額411億,同比增長14.2%,在房地產大環境深度調整的時期能夠實現逆勢增長,其中一大法寶是其精準市場定位。
布局和儲備是企業業績未來變現的保障,這個邏輯重資產和輕資產公司都適用。近年來,綠城管理持續深化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成渝城市群等主要經濟區域的代建業務,這些項目具有高凈值、高附加值的優質特征。同時,在頭部房企傾向于布局一線城市以保證安全性的時機背景下,高端改善需求出現空缺,綠城管理在核心城市周邊的二線、三四線城市打造的代建項目,能夠更好的發揮品牌優勢。2024年上半年,綠城管理在手訂單建筑面積約12280萬平方米,可售貨值8920億元,四大核心城市圈項目訂單面積約9280萬㎡,占總在手訂單的75.5%,可售貨值充足且分布較好,滿足未來穩定發展需要。
△2024上半年綠城管理四大核心城市圈可售貨值
綠城管理的另外一大法寶是其優異的產品品質。綠城管理在低迷市場下的持續創新和突破,深入解讀客戶需求,不斷打磨和提升自身的產品力,推動完成確幸社區產品體系2.0、確幸工坊2.0、全維實景示范區2.0等多個產品體系升維,直擊痛點打動客戶,并助力B端委托方經營訴求的兌現。
以平臺型組織為導向
構建業務生態系統
伴隨代建行業競爭的愈發激烈,發展邏輯也在不斷變化,代建企業的服務屬性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代建企業同時服務B端委托方和C端購房者,需要從全局角度上整合資源,身兼“資源平臺”的角色,以自身專業經營能力帶動多方實現共贏。綠城管理以打造平臺型組織為發展導向,持續進行組織變革、整合資源融合發展、打造建設活力生態平臺、建設服務導向型組織,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
得益于十余年代建行業深厚積累,綠城管理能夠以自身經驗和知識體系鏈接各利益相關主體,發布面向C端業主的“M確幸社區”,面向B端客戶的“M登山模型”,以及《綠城管理集采發展白皮書》《綠城管理公建能力白皮書》等“百科全書”, 引領行業共同發展。
△《綠城管理集采發展白皮書》《綠城管理公建能力白皮書》
人才對于企業推進角色轉變的過程至關重要,代建作為服務性行業更是如此。綠城管理都高度重視人才建設,內部優化激勵體系,向一線團隊傾斜。同時,綠城管理推行“百川計劃”,以多元合作模式引進城市合伙人,持續提升效能。目前,百川計劃成功引進超30名城市合伙人,發展400余名外部城市合伙人,新增1000余條有效項目信息數,新增超150座項目信息覆蓋城市。“百川計劃”引進當地有資源、有能力的優秀的頭部企業團隊,帶來管理上的補強和新業務增量,吸納有能力、有資源的地產精英進入這個代建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務的生態平臺。
代建行業未來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綠城管理作為行業領頭羊,因勢調整業務模式、提升服務品質,為多方主體創造卓越價值,促進代建行業長期繁榮發展。